诗意中国 浪漫宜昌:第二届“屈原诗歌奖”颁奖盛典在宜昌举行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6-05 00:14

640


6月1日夜,屈原故里流光溢彩,水岸家园火树银花。晚上7时30分,第二届“屈原诗歌奖”颁奖盛典在宜昌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和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文坤斗,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泽江,宜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桂华等出席颁奖现场致辞,并为获奖者颁奖。颁奖仪式由湖北卫视著名主持人陈超主持。


640-1

吉狄马加在颁奖盛典上致辞


640-2

马泽江在颁奖盛典上致辞


640-3

颁奖盛典现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屈原爱国主义情怀和高洁品质,展现新时代汉语诗歌的精神风貌,打造屈原故里——宜昌的文化品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中国作协《诗刊》社、中国诗歌学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与宜昌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中国作协《诗刊》社组织实施了第二届“屈原诗歌奖”评选活动。


640-4

现场颁发第二届“屈原诗歌奖”


640-5


参评作品由全国各省市作家协会、各出版社、文学期刊推荐。参评作品和诗人须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体现当代汉语诗歌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其中,“屈原诗歌奖征文奖”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歌颂屈原爱国主义情怀和求索精神的现代诗歌作品。作品要无愧于屈原精神,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640-6

现场颁发第二届“屈原诗歌奖”征文奖


640-9


主办方组织专家评委进行初评和终评,最终评选出多多、沈苇、陈先发、梁平、阎安、娜夜、臧棣、阿信、谷禾,金铃子共10位诗人荣获第二届“屈原诗歌奖”;李满强和聂沛两位诗人荣获第二届“屈原诗歌奖”征文奖。


640-8

诗人陈先发代表获奖者抒发感受


本届屈原诗歌奖评选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先生在致辞中说,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而拥有屈原的宜昌,更是汉语诗歌的源头之地,也是所有诗人的精神故乡。举办中国屈原诗歌奖,这就是对伟大传统荣光的拥抱和升华,对城市文化的推广,对人类精神的捍卫,对汉语诗歌未来的传递和弘扬。他说,持之以恒将“屈原诗歌奖”这一文化品牌坚持下去、光大下去, 一个世界坐标中的屈原,将和他的城市一起,获得凤凰涅槃的重生和经久不衰的活力!


640-9


颁奖仪式结束后还进行了文艺演出。演出在诗朗诵《致宜昌书》中拉开帷幕,这是一首本届获奖诗人共同创作完成的诗歌,表达了诗人们对宜昌这片土地的深情与敬意。


640-10

《致宜昌书》娓娓动人的城市之歌


640-11

让无数宜昌人DNA动起来的《九码头》


著名歌手石头专程赶来,现场演唱了《九码头》,九码头是宜昌这座古老江城最温暖的符号,也是几代宜昌人梦回萦绕的乡恋与乡愁。随后,著名朗诵艺术家胡乐民表演了诗朗诵《谁也不能高过你的头颅》,这是一首献给屈原的诗篇,是一颗诗心对另一颗诗心的碰撞,是一颗灵魂和另一颗灵魂的对话。

晚会在大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中落下帷幕,这是献给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和声,也是在这个特别的时刻唱出一座诗意之城的心声。


640-12

《谁也不能高过你的头颅》——献给屈原的激昂诗篇


640-13

《唱支山歌给党听》是献给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和声


演出结束后,获奖诗人和评委一起按下手印模,为宜昌这座诗歌之城留下了永久的记忆,随后欣赏了长江两岸宜昌的城市光影秀。

据悉,获奖诗人们6月2日还将前往三游洞拜谒历代诗人与书家留下的诗歌经典,并在当晚前往秭归参加202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活动。


第二届“屈原诗歌奖”授奖词


多多是一个跨越时间的歌者,他以饱满的诗歌创造力,保持着对语言和生命更为纯粹的写作姿态。他的《近作集》秉承了自己的美学追求,在词语、意象、声音等多维向度上追求诗歌写作上的复杂性,在不断试探诗歌语言边界的过程中揭示个体生命的生存境遇,深入体察精神世界,开掘诗歌的思想深度。多多有意将诗歌写作视为一门“手艺”,他在精进技艺的过程中不断寻求突破,通过敏锐的观察和不懈的实践,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在追求现代性写作的同事,既使诗歌文本具有内在的张力,又有着瞬间“击中”的语言力量。有鉴于此,决定授予多多第二届“屈原诗歌奖”。

沈苇曾长期生活在新疆,边地生活为沈苇的诗歌提供了异质性的成分,与其“江南”的地理身份构成了一种鲜明的诗歌张力。他的《诗江南》则重返第一故乡,以被边地书写熔铸过的诗笔重新发现“江南”,借助燕子、竹椅、西湖等江南符号,完成了一次古典的诗歌江南在现代汉语中的“重写”,既有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又坚持了诗人一以贯之的美学诉求。在离乡与返乡的往复过程当中,沈苇以自然意象、地理符号为砖瓦,建筑起了一名游子心目中的“诗江南”,在诗歌内部的矛盾和对话中弥合了记忆与现实之间的裂隙,表现出了一种不落窠臼的诗歌地理学范式。有鉴于此,决定授予沈苇第二届“屈原诗歌奖”。

陈先发以古典与现代杂糅的表现形式、超拔而奇特的想象空间,塑造了汉语诗歌丰富的语境场和抒情品质,体现出他一贯的诗歌美学经验与意识。他的《巨石为冠》将个体面对生存和现实规束时内心的冲突与质疑灵活地呈现了出来,其异质的现代汉语修辞中包蕴着精妙的运思,使语言和形象本身得到了意义上的外延与丰富,并被赋予艺术上的张力与可能性。他对诗歌思维和意象领域的深层拓展,对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的深切关注,正不断弥合着自我与他者、自我与世界之间的隔阂,在表现个体生存体验中呈现出时代景观,在更新传统过程中赋予传统新的活力与生命,实现了一种阔达而智性的理想写作。有鉴于此,决定授予陈先发第二届“屈原诗歌奖”。

梁平坚持具有厚度的综合生命经验的深入思考,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和内涵,为理解个体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创造出更多可能性。他的《时间笔记》通过带有传记经验的智性话语,重新整理了生命的内在隐秘,展示出个体灵魂在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与悖论、独立与自省、感悟与豁达,从多维而独特的生命观照视角和表达方式中,不断发掘和推进情感认知在时间长河中的延展变化,在向自然和社会敞开的过程中表现出足够的坚韧与自信。它将现实世界里难以回避的问题与隐忧,以带有生命体征的语言内化消解,给人以超越个体生存困境的力量与智慧,在揭示个体在群体中生存和发展状态的同时,也传达出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体认。有鉴于此,决定授予梁平第二届“屈原诗歌奖”。

阎安将复杂的个体经验与辽阔的时空和自然联系起来,呈现出一种清醒的文学自觉意识。他的《自然主义者的庄园》以特有的语言和隐忍的内涵,通过把对具体事物的细致观察与理性思考,融入到对经验世界的想象与建构中,获得了一种共同体意识的视域广度。在传统文明不断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现实与经验里,试图探索出汉语诗歌的诗性传统和有效诗意,以审慎的写作态度、宽阔的观照视野实现精神世界的自足与丰实,在新的语言经验与时代环境下,努力确立并不断丰富着作为审美意义上的诗歌理念。有鉴于此,决定授予阎安第二届“屈原诗歌奖”。

娜夜在人生的中年,开始不断迁徙生活。祖国各地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她的诗意发现,也使她倾心于独处与沉思,并意识到生活了很多年的贫瘠荒凉的大西北以及那片土地上生存的人们,越来越深地潜入她的生命。娜夜的组诗《栽种玫瑰的人》,有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自觉,语言节制,篇幅短小却内涵和外延丰富,有宽广的现实观照面,有苍茫的、深切的情感,有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更有可贵的抚慰与救赎的温度。她的很多诗因深情、温柔、激烈并存而触动人心,引起广泛的共鸣,显示了一个当代实力女诗人的优秀品质。有鉴于此,决定授予娜夜第二届“屈原诗歌奖”。

臧棣始终坚持着一种智性的诗歌写作倾向,以高度个人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直面复杂的生存境遇。他的《诗歌植物学》通过对植物的诗性关照,打通了自然植物与人类精神世界,发现了一个极为丰富的诗意空间。通过叙事性及戏剧化诗歌手法的运用,将植物意象与个体生命、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相勾连,在最大限度地开拓现代汉语表达边界的过程中,锤炼语言的可能性,赋予各种植物以个人化的诗性内涵以及复杂的哲学意味。臧棣的“诗歌植物学”创造性地联通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拓展了诗歌文本的丰富性与包容性,创造了一种独异的诗意表达方式。有鉴于此,决定授予臧棣第二届“屈原诗歌奖”。

阿信一直在天高地阔的甘南藏区工作、生活以和写作,这一切为他创造了避离当代社会之纷繁与喧嚣的外部条件,也使得他日渐形成与个人性格和精神追求相吻合的沉潜、宁静气质,这就直接影响了他独立的、自足的诗歌创作和颇为纯粹的文学追求。他的诗集《裸原:阿信诗选(1988—2021)》呈现的诗歌世界,主要由草原、牛羊、风云、雪山、牧民、寺庙、星空等西北风物和俗世人事构成,有地域特色,语言精纯,风格较为鲜明,诗意贴近弱小、孤独、贫困、伤病、黑暗者的肉体和心灵,既体现了一个足够优秀的当代中国诗人较为宽厚的人文关怀和慈悲之心,又隐含了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以及对宗教和神灵的虔诚。他的许多诗篇,激发了读者对西北山河之美的想象和热爱,也唤醒了读者对卑微生命的怜悯,对浩瀚星空的敬畏。有鉴于此,决定授予阿信第二届“屈原诗歌奖”。

谷禾的诗歌保持了一种对土地和普通人的凝视,以置身其中的写作姿态,贯穿起了诗人的人生历程以及诗性思考。他的《北运河书》以大运河为纽带,借由富于细节的写实主义手法,将运河置于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的复杂纠葛当中,通过漫游式的写作视角,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向度上呈现了大运河的诗歌形象。在这本诗集中,谷禾进一步由当下所生活的通州回溯到了自己的故乡周庄,由现实意义上对大运河的溯源归结到了精神意义上的诗歌返乡,他因此构筑起了一条自满自足的精神之河。有鉴于此,决定授予谷禾第二届“屈原诗歌奖”。

金铃子是70后代表性女诗人之一,她深受巴蜀山水的滋养和西南文化、历史和艺术等等的浸润,从网络诗歌论坛时期开始一直活跃在中国诗歌现场,创作了诸多贴近身心,却又见奇思怪想的、具有多种解读可能性的优秀诗篇,诗集《例外》显示她对人与世界的突出的观察力、感受力和个性比较分明的语言表现力,也闪现了她作为一个女诗人身上的艺术家风采。她的一些诗篇,语言状态相当放松,甚至肆意,可谓随心所欲或漫不经心,底色却深沉,甚至晦暗,颇具魅惑力,张扬了她的诗歌才气、自由和活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女诗人在诗歌写作中所获得的尊严与自足。有鉴于此,决定授予金铃子第二届“屈原诗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