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讲典型 文明树新风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4-27 00:04作者:刘江陵 李坤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艺讲典型 文明树新风

——重庆市文联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文艺志愿服务工作

重庆市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书记,你要修路,是不是脑壳发热哦?”近日,在重庆市开州区长沙镇福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重庆市曲协副主席、宣讲员杨东用通俗易懂的四川评书为村民们讲述“时代楷模”毛相林敢向绝壁要“天路”的先进事迹。一年多来,毛相林的先进事迹通过近百次重庆市文联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为群众熟知。2020年以来,重庆市文联充分发挥文艺资源优势,以“讲典型”为重点,围绕“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为谁讲”等关键环节,深耕细作、精准发力,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文艺志愿服务工作,深受群众欢迎,收到良好成效。

  围绕“谁来讲”,艺术家担任宣讲员。重庆市文联党组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志愿服务工作,围绕“谁来讲”,在全市文艺界精心挑选一批优秀艺术家组成宣讲队伍。采取各市级文艺家协会推荐、党组审定的方式,以政治素质过硬、艺术成就突出、具有奉献精神、社会形象良好为基本条件,选用德艺双馨、热心志愿服务的各门类知名艺术家。挑选宣讲团成员注重老中青结合,宣讲成员中既有著名音乐家张礼慧、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凌淋等一批本土名家大家,又有剪纸艺人黄继琳、摄影家董亚林等中青年文艺骨干,还有杂技表演者杨俊、相声演员王言、书法家牛帅兵等“文艺两新”优秀代表。2020年9月,还邀请重庆市文明办、相关领域专家对宣讲员进行宣讲内容、宣讲技巧等方面的实战培训。同时,对宣讲团成员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宣讲内容需要,及时调整优化宣讲队伍,如充分吸纳各区县文艺志愿者参与临时宣讲任务。目前,宣讲团成员从2020年的200人逐步优化为168人,其中有80人为宣讲骨干。

  围绕“讲什么”,小故事讲出大道理。紧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主题,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的先进人物故事和时代楷模、身边好人等先进事迹为主线,通过艺术家的生动讲述,以“小故事”传“大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1年底,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同时,面向市内外征集“讲典型”文艺作品238件,并遴选出《一声阿嫫血沸腾》《歌唱钟南山》等30件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充实形成具有“文艺范儿”的宣讲故事库,充分满足多种宣讲需求。小故事《永远对党忠诚》讲述改革先锋、时代楷模马善祥从事基层群众工作近30年,创造“老马工作法”,为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围绕“怎么讲”,文艺范儿增强感染力。重庆市文联采取“理论+典型”“微宣讲+文艺演出”等组合方式,实行“基层点单+文联及协会派单+宣讲团成员接单+基层评单”模式,把党和政府的要求、基层群众的需求和文艺工作者的追求有机结合,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宣讲过程中,宣讲团成员充分发挥文艺资源优势,用老百姓喜闻乐见、听得懂、记得到,让他们坐得住的文艺形式来进行宣讲。同时,更多采用快板、相声、小品、三句半、小戏等群众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把典型事迹和故事用心用情用功唱出来、讲出来、说出来、演出来,让人民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受到教育启发。近几年,宣讲团成员董进波、罗大万、范宏玲被评为重庆市最美志愿者,黄继琳被评为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重庆市文艺志愿者协会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围绕“为谁讲”,老百姓成为受益者。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志愿服务活动是打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重庆市文联始终将服务全市基层一线作为宣讲重点,优先关注偏远地区,让宣讲真正落地落实、开花结果。两年多来,先后深入巫山、巫溪、城口、石柱等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开展宣讲120场,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次。宣讲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每次宣讲结束后,重庆市文联都邀请现场群众对宣讲情况作出评价,征求改进意见,为下次宣讲做好准备。同时,还结合“送欢乐下基层”“奉献人民放歌巴渝”“文艺六进”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1000余人次,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农村院坝等开展写春联、送摄影、文艺讲座、剪纸培训、惠民电影放映等为民惠民乐民服务,为广大群众送去精神大餐,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今年3月上旬,结合乡村振兴建设,为石柱县桥头镇量身定做的歌曲《石柱情歌》和群众舞蹈在当地广为传唱和表演,还为石柱万寿寨村建起了一支不走的文艺腰鼓小分队。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重庆市文联初步形成了宣讲队伍精干、宣讲受众广泛、宣讲形式多样、宣讲成果丰硕的文艺“讲典型”志愿服务品牌。下一步,重庆市文联将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探索深化拓展新路径,不断增强“六讲”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切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