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破规则,制造规则刘欣玥:嘉宁老师好!很高兴可以借这个机会和你聊聊天。最初准备采访时,想从童年和成长入手,所以重新读的第一本书是《撒谎精的时光宝盒》。写作者的谎言与真诚,在你这里好像始终有一股微妙的张力。你反复强调自己从小是个“撒谎精”,却又在真正需要虚构的小说创作中保有一以贯之的真诚与坦率。这让我想起君特·格拉斯说自己最早的写作动力就来源于儿时的谎言,以及家人对于他的谎言的称许。可以谈...
2022-06-02
距离“理想的写作”有多远?——学院视野中的写作品格与价值追求在当下众多写作者中,经受过完整学术训练的高校教师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职业上得天独厚的优势某种意义上解放了身心,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从事写作,阅读、授业、鉴评等职业属性也为他们行走在创作的现场创造了条件。教师、学者、作家的复合身份令这一写作群体的实践总体上呈现出人文性、前瞻性和探索性。在新媒体时代,相较日益繁荣的大众文化呈现出的过度商业...
2022-06-02
刘 波:罗老师,您好!很高兴能跟您交流关于诗歌创作与诗歌研究的话题。现在,有些人持有一种观点:现当代文学史上,诗歌的成就要比小说大。您对这一观点怎么看?而相对于小说家来,诗人没有那么多世俗功利之心,他们更纯粹一些。您认为是这样吗?罗振亚:你好!倒不是因为个人的偏好,我一直觉得新诗的成就是比较高的。虽然毛泽东1958年用戏谑的口吻说,“现在的新诗不能成形,我反正不看新诗,除非给一百块大洋”,...
2021-10-28
如何在技术时代开创未来——对话法国技术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 【核心提示】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现实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可避免地带来彻底、普遍的贫困化和自动化问题。在技术的宰制下,我们已经远离了凯恩斯的资本效益模式,进入了以知识的无知和欲望心理学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模式中。 高中二年级辍学,远离校园,踏入社会; 27—31岁,在图卢兹的圣-米歇尔监狱和米雷看守所服刑,与世隔绝的他开始大...
2021-10-09
傅小平: 1 “凡是你看过的作品,都有可能变成你的血液。” 记者: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耳光响亮》是这样开头的:“从现在开始,我倒退着行走,用后脑勺充当眼睛。”我的阅读也相仿,从你的新作《回响》开始,把后脑勺当眼睛,“倒退着”翻阅了你以前的一些作品。再回过头看,总体感觉,你写的多是在现实生活里不太可能发生,或者说不怎么符合常情常理的故事。相比而言,这部《...
2021-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