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电影写作项目“和电影生活在一起”。花一整年时间去专门重温电影史上的杰作。简而言之,也就是365天,每天看一部经典电影,并且每天写一篇观影日志。彼时我已经从事电影写作近20年,发现我要表达的感受都已说完,而电影似乎再也没有给我带来更新的东西。于是,我几乎放下所有工作,专门花费一整年回头去看,曾经让我为之惊异、为之感动的经典作品。当时有两位美国影评人启发了我的这个写...
内容提要 2020年是艰辛的一年,非裔美国文学抛却“后种族时代”泡沫,以现代视角回溯历史,关注个人与族群的精神世界,表现出强烈的现实观照;移民文学穿越空间与时间的维度,陈述物理与精神的隔阂,实现了艺术手法的多种创新;灾难文学构想灾难的源头与形式,展现不同群体面对灾难的迥异表现,引起关注;摹写亲密关系的作品则探讨人的复杂身份属性与被社会定义的角色担当。与“文化熔炉”美国相比,加拿大文坛则相对平...
作家阿尔贝·加缪离世已有60余年。在过去的40年里,加缪的女儿卡特琳娜成为了加缪作品的代理继承人,她居住在父亲曾经住过的房屋中,整理着信件与手稿。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卡特琳娜·加缪(Catherine Camus),与她聊了聊加缪作品的创作与出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宫子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噩耗顿时传遍法国国内,无数读者表示哀悼,然而,加缪的女儿卡特琳...
苏珊娜·克拉克。摄影:萨拉·李。供图:妇女小说奖六十一岁的英格兰作家苏珊娜·克拉克(Susanna Clarke)上周以出道十六年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皮拉内西》(Piranesi)获得了英国的妇女小说奖,并得到奖金三万英镑,约合人民币二十七万元,以及一尊绰号贝茜的小雕像。《皮拉内西》出版于2020年9月。小说主人公皮拉内西住在一座名叫宫的大屋,宫里有数量近乎无限的殿、堂和雕像,上殿有云,云里...
《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索尔·贝娄散文选1940-2000》收录了诺奖作家索尔·贝娄的书评、随笔、演讲、访谈,几乎容纳了这位二十世纪传奇作家所有关于小说的秘术与情操。接下来我们透过本书收入的文章,一窥索尔·贝娄的内心世界以及二十世纪的小说精神。1962年,还在写作《赫索格》的索尔·贝娄在《密歇根评论季刊》发表了一篇长评论。在《我们向何处去?小说的未来》这篇文章里,贝娄表达了对文学的忧心。“现在...
翻译家刘象愚先生潜心二十年翻译的华语世界第三个《尤利西斯》全译本终于完成,日前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除《尤利西斯》(上、下册)外,新版本套装还附赠独立成书的500多页翻译札记《译“不可译”之天书——〈尤利西斯〉的翻译》,3本书共1888页,共计有4471条注释。对于喜欢《尤利西斯》的读者来说,又多了一个途径走进作者乔伊斯的精神世界。 《尤利西斯》套装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思潮再次涌入中国,爱尔...
在人类为彼此创造的艺术形式和作品中,有一个门类占据了最大比重,即以某种形式探讨伤痛。郁郁寡欢的爱情,捉襟见肘的生活,与性相关的屈辱,还有歧视、焦虑、较量、遗憾、羞耻、孤立以及饥渴,不一而足;这些伤痛的情绪自古以来就是艺术的主要成分。然而在公开的谈论中,我们却常常勉为其难地淡化自身的伤情。聊天时往往故作轻快,插科打诨;我们头顶压力强颜欢笑,就怕吓倒自己,给敌人可乘之机,或让弱者更为担惊受怕。...
已经到底了~